世界视点!汽车芯片自主可控需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


(资料图)

经历了近3年的芯片短缺,我国汽车产业对芯片自主可控的感受更为深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从根本上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发展,完善的标准体系不可或缺。日前,工信部发布《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以加强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  伴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汽车芯片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传统燃油车时代,数百颗普通工艺的芯片就可以满足汽车需求;跨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汽车对于芯片的需求不仅数量呈几何级增加,而且对高精尖芯片的需求成为刚需。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就曾说过,一辆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在5000颗以上,涉及几百种。的确,从自动驾驶域的AI芯片、智能座舱域的CPU芯片、整车域的MCU芯片,到电源管理IGBT芯片组成的模块,智能电动汽车几乎处处离不开芯片。而且智能化的算力芯片、网联化的5G通信芯片,正在成为高精尖芯片比拼的舞台,如特斯拉自研智能化D1芯片采用了7纳米工艺、英伟达全新的智能汽车芯片Thor达到了4纳米的先进制程工艺……  在芯片短缺叠加需求升级、竞争加剧、芯片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发展自主汽车芯片已时不我待,芯片标准体系建设也迫在眉睫。当前,我国汽车芯片标准不仅总体数量少,而且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与国际接轨不足,标准体系极不健全。这一方面是由于专门标准较少且不够规范,实用性不强,再加上汽车芯片与消费类、工业类芯片相比,对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较为严苛,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开展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工作;另一方面,此前出台的《纯电动乘用车车规级芯片一般要求》、《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功能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等国家标准,不仅指标不足,而且都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其中一些指标虽然借鉴了当时的国外标准,但有的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和今后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实际需求。如今,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领先优势,汽车芯片标准的制定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引领性、前瞻性,才能推动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指南》针对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实际,为标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南》指出,基于适应我国汽车芯片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需求,形成从汽车芯片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以汽车芯片通用要求为基础、各类汽车芯片应用技术条件为核心、汽车芯片系统及整车匹配试验为闭环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并将标准内容分为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和匹配试验三类,从体系上理清了标准建设的结构。同时,在步骤上,《指南》明确,根据汽车芯片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用我国技术和产业需求、与国际标准协调统一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优先制定基础、通用、重点产品等急需标准,推动汽车芯片共性技术发展;根据技术成熟度逐步推进产品应用和匹配试验标准制定,满足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并强调要培育我国汽车芯片技术自主创新环境,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安全、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在目标上,《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引导和规范汽车芯片产品实现安全、可靠和高效应用;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实现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以及匹配试验等重点领域均有标准支撑,加快推动汽车芯片技术和产品健康发展。  《指南》的出炉,无疑有助于破解汽车芯片这一产业发展现实中的“卡脖子”问题,而这一标准体系的制定,也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强化组织协同,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除了发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相关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积极性,持续完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各项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必须强化行业沟通交流,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力量,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集聚资源、集思广益。在汽车产业特别是芯片产业国际化背景下,标准体系建设同样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跟踪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借鉴吸收先进经验,并在汽车芯片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更有益于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只有集聚相关各方的资源和力量,才能真正做好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从而为打造科学高效、开放协同、融合共通的自主汽车芯片产业生态提供支撑。  应该说,当前我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建立,是“雪中送炭”。有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落地实施尤为关键。标准是技术及产品的规范,缺乏标准,无规可依,汽车芯片的技术指标不一致,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产业发展。认真执行相关标准,不仅能规范自主汽车芯片产业的技术发展、产品制造、测试验证、上车应用等一系列工作,也将有效解决芯片短缺、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做大做强。  总而言之,在统筹协同、高质高效基础上,加速完成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才能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芯片自主”和“芯片自由”,为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关键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