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分时租赁还需迈过几道坎

日前,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在北京牵头成立“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多位业内人士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该工程的启动意味着共享汽车生态共享、互联互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2018年汽车分时租赁将展现更加强劲的动力。

汽车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带来了高效的城市出行方案。近年来,随着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资本市场的热情水涨船高,大家对分时租赁充满期待。2017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一线城市乃至二线城市频频落地限牌限号等政策,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成本较高、运营不畅、盈利困难等问题使运营者难以应对。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汽车分时租赁是共享经济在汽车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和道路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但是,国内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覆盖城市和区域很小,存在产品使用和租赁过程较复杂、体验不完善、基建设施不足等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日认为,共享模式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能够让商品、服务、数据及智慧拥有共享渠道的商业运营模式。未来共享汽车领域将有更多更深刻的变革,在政策利好的局面下,未来还会吸引更多的玩家入局,预计短时间内共享汽车依旧保持各自为战的局面。所以,分时租赁运营者亟需开展战略合作,这样才能得到更丰富的战略部署以及资金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汽车分时租赁经营必须规模化,但其中很大一个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问题。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驾出行副总裁马瑾表示,共享汽车企业普遍面临车辆少、停车难、充电桩少等问题,背后则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近年来,一些厂商相继进入了分时租赁市场,但仍是各自为战,并未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小规模、不成体系的运营方式使得每一家资源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车桩位网”等配套资源的不足制约行业发展,进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的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还是弱小的,资源聚合和相互关联不够,鉴于当前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参与主体多、产业缺乏协同的现状,必须通过一个统一开放的共享平台来联络各方,将抱团规则交给共享汽车生态平台建设方,推动筹建及后续工作,为各家企业整合所需资源提供信息支撑与协调服务。”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认为。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面临种种难题,但分时租赁依然有广阔的前景可期,主要原因在于道路资源的限制不可能让私家车无限制发展,同时,汽车共享可降低个人购车意愿,缓解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节省城市道路和停车资源。

关键词: 道坎 汽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