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共享汽车半月内两起事故 长远发展先解三道题

  5月31日,停放在成都某停车场的共享汽车。 本报记者 田为 摄

  半个月内接连发生两起事故,暴露出共享汽车新行业潜藏着的安全隐患

  □陈孟勤 本报记者 付真卿

  5月27日,成都锦江区办证中心停车场里,20岁的陈女士熟练地在手机上滑动点击,定位、选车、解锁,不到1分钟,她拉开身边一辆汽车车门,驾车离去。

  陈女士开走的是一辆共享汽车。随着共享经济的热潮,目前至少有不下10家共享汽车运营商已宣布进驻成都,实际投放车辆的有6家。不过,最近有读者向四川日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反映,成都近期接连发生共享汽车安全事故,暴露出共享汽车新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隐患。日前,记者选择了“盼达”“gofun”“EVCARD”“苏打”4家运营商进行了调查体验,探寻共享汽车运行存在的问题和求解之道。

  共享汽车长远发展三道题

  第一题:如何加强对实际驾驶人的监管?

  问题:有的共享汽车运营商对实际驾驶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借他人账户解锁共享汽车情况有时发生建议:设置人脸识别技术

  第二题:如何加强对车况安全的巡查?

  问题:在多款共享汽车软件中没有关于车况维护的内容,车经常由不同人驾驶,可能加速车辆损耗建议:发生事故后,共享汽车运营商需举证事发时车辆没有问题,倒逼运营商加强对车况的维护整备

  第三题:如何改善事故后索赔流程?

  问题:事故受损的第三方要索赔,由于责任划分易出现争议,比一般情况要繁琐建议:由平台先行赔付,再根据责任划分向司机追偿

  1 租车流程之患

  只要有账号,无驾驶资格者也能开走车子

  今年4月25日,22岁大学刚毕业的张鹏,驾驶一辆“盼达”共享汽车在成都高新区天晖路一居民小区门口,撞上路边行人,导致一死一重伤的惨剧。

  经交警事后调查发现,张鹏的驾照已经记满12分,事发时没有资格驾车上路。张鹏是打电话给朋友,用其账号预约解锁了一辆共享汽车,他朋友甚至没有到租车现场。

  共享汽车在安全方面受到的最大质疑就是驾驶人资格问题,4月25日的事故就是驾驶人用朋友的账号远程解锁,开走了车子。

  记者尝试注册目前在成都运营的4款共享汽车软件用户,发现注册流程尽管比较严格,但有的共享汽车运营商仍对实际使用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远程解锁的问题,“盼达”运营商完全没有设置任何阻拦措施。记者坐在红星路的办公室里,轻松解锁了数百米外锦江区办证中心里的一辆共享汽车,等在那里的同事可以直接开门发动车子。另外3款软件则不能进行远程解锁。其中“EVCARD”和“苏打”的客户端软件会提示定位范围内无车使用,“gofun”客户端软件则要求必须使用用户本人的手机拍摄车辆照片,才能解锁车辆。

  虽然有的软件有一定限制,但这并不能阻止用户到现场将车租下后,再转给别人驾驶。记者致电“EVCARD”客服,得到的回复是,“这个主要靠用户自觉。”4月25日的事故发生后,“盼达”成都公司负责人谢安南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只要有账号,任何人都能开走车子,甚至包括未成年人。

  2 车况检查之患

  经常由不同人驾驶,可能加速车辆损耗

  张鹏在接受调查时称,事发时车辆可能出现了故障,才导致撞上行人。这也为事故的责任划分增添了疑团。5月26日,死者家属拿到了肇事汽车的鉴定报告,显示车辆并无任何故障。不过随后肇事方又提出了复检要求。事故目前尚无最终定论,但共享汽车的车况问题已引发用户关注。

  在成都太升南路、蜀锦路、锦江区办证中心的共享汽车停车点,记者采访了多位前来租车还车的用户,他们大都表示之前没有特别关心过车辆故障问题,而且都不清楚共享汽车的保养维护情况。

  记者在4款共享汽车软件中也没有找到关于车况维护的内容,只是提醒用户如果发现车辆行驶存在安全隐患,请立即与客服联系。

  记者随后致电各运营商客服。“EVCARD”回复称,其车辆一般定期一周维护一次,3天左右巡查一次,巡查一般只涉及车辆外观和清洁情况;“苏打”回复其车辆一般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2天左右巡查一次;“gofun”的客服则称会定期维护,但不清楚具体频率。“盼达”的客服电话记者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

  对于各家客服的回复,成都一家汽车4S店的资深维修人员认为,共享汽车的车况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总体看(出故障)是小概率事件,但共享汽车经常由不同人驾驶,其驾驶习惯可能会加速车辆部件的损耗,而且车辆长期露天停放,也不能排除人为损坏,出故障的可能性比一般家用汽车要高。”该维修人员说。

  3 事故索赔之患

  受损第三方索赔,比一般情况繁琐

  索赔难,是共享汽车的另一大问题。在张鹏涉及的共享汽车事故之前,就已有一起涉及共享汽车的纠纷,在索赔阶段遇到麻烦。

  4月11日,苏女士驾驶一辆“gofun”共享汽车在成都小南街发生事故,导致对向行驶的一辆奔驰车受损。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苏女士在这起事故中负全责。

  事故中,仅奔驰车的维修费用就达近7万元。而苏女士称,自己的经济能力无法赔付。责任如何划分?到底该怎么赔付?问题迟迟纠缠不清,导致受损的奔驰车停在4S店很长时间都无法得到修理,这让奔驰车主杨先生颇为恼火。

  接连发生的两起共享汽车事故,都在善后环节出现了问题。记者从4月25日事故死者家属魏先生处得知,由于事故责任尚未划定,后续赔偿还无从谈起,目前“盼达”公司垫付了10万元丧葬费。而肇事司机张鹏则称自己家住威远县农村,大学刚刚毕业,没有能力赔偿。

  记者查询四家运营商的用户协议发现,其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涉及事故责任划分和赔偿办法。各家运营商都为车辆购买了各种保险,也承诺在保险范围之内的事故都不需要用户赔偿。不过,条款中也涉及了很多不在保险范围之内的情况,例如用户将车转借他人、酒驾、事故后逾期未报案等,而且规定一旦有上述情况,用户还要承担车辆维修停运期间的租赁损失费用。

  记者就这些条款咨询了专业律师,得到的回复是这些条款在法律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真发生事故,受损的第三方要索赔,恐比一般情况要繁琐,“这个就跟借别人的车出了事故一样,责任主体是多方的,在责任划分上经常会出现争议,最后往往要通过诉讼来追偿,麻烦很多。”四川亚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昊说。

  4 加强监管慢不得

  法律法规应前置,明确准入门槛

  记者调查发现,共享汽车在发展中的确存在亟待规范完善的问题。而且相比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属于机动车,一旦发生事故其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需要引起行业内部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共享汽车,必须先立好规矩再上路。”关注共享汽车发展的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共享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其作为新兴事物,行业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江欣国认为,相关共享汽车的法律法规应当前置,相关部门应和相应的行业企业积极配合,建章立制,对企业的规范运营、租车人身份、车辆的安全等新行业面临的新问题,都给出明确的规范和指引。用制度为这个行业制定一个准入门槛。

  对于共享汽车用户与实际驾驶人一致性的问题,江欣国认为运营商有义务从技术层面进行解决,“虽然在普通的汽车租赁商租车,也有转交他人驾驶的情况,但是共享汽车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汽车租赁业务,如果不设置技术壁垒,违规情况会严重很多。”江欣国建议,运营商应该通过在车内设置摄像头,或者人脸识别技术来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从事网络法方面研究的副教授朱巍认为,“目前国内的共享汽车的确存在‘整备期’”等问题。”所谓的整备期,就是将汽车从上一个用户转交到下一个用户之间的维护整备过程。朱巍认为,共享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却是从一个用户直接到另一个用户,这期间车辆是有可能出现损坏或故障的,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车辆整备的责任肯定在运营商,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责任。一旦出了什么事故,首先就可以推断运营商负有责任,除非运营商能举证事发时车辆确实没有问题。以此倒逼企业加强对车况的维护整备。”

  另外,朱巍认为共享汽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该遵守商业保险优先的原则。“优先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共享汽车应该购买比普通家庭用车更高的商业保险,其次,如果造成第三方损失,应当优先采用商业保险赔付。”朱巍认为,就算存在平台和司机责任划分的问题,也应该由平台先行赔付,然后再根据责任划分向司机追偿,以确保第三方的利益。

  延伸阅读

  加强监管的步伐

  ●今年4月27日,广州道路运输行业协会成立了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专委会,并发布了全国第一个共享汽车自律性服务规范。在共享汽车行业规范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在成都,共享汽车也受到了主管部门的关注。今年3月,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称将适时出台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指导意见,而绝大多数的共享汽车正是新能源汽车。

  ●5月12日,“gofun”共享汽车运营商宣布启用人脸识别技术对驾车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目前这一功能已在北京上线,成都也有望随后开通。

关键词: 成都 事故 汽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新化月报网报料热线:886 2395@qq.com

相关文章

你可能会喜欢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